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强化财政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农业农村一科时间:2025-07-15
分享: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2025年上半年,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资金保障,优化服务效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和资金投入持续稳定,目前,全市共落实各级衔接资金20.1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08亿元,省级资金3.02亿元,市级资金1.5亿元,县级资金6.53亿元。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确保1.5亿元市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同时2025年,我市获上级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奖励资金2000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为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市财政局全面开展“日常监督、月通报、季调度、年评价”工作机制。通过财政资金一体化系统、财政大数据监控平台等开展网上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县区查实、整改。今年3月份以来,每月对各县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县区加快本级资金安排,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调研,对全市衔接资金项目开工、资金对接、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和绩效管理进行“全链条”跟踪推进,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三、聚焦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

  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63.38%,超过上级要求比例,重点支持优质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水产等六大主导产业和花生、油菜、红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六个特色产业。下达市级产业奖补资金67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联农带农富农效果明显的产业项目,力争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低收入人口稳岗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目的。通过构建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激励县(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市财政局将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强化产业扶持,重点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更加有力的财政保障、更加高效的管理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信阳市财政局  技术支持:大河网

网站标识码:4115000025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77号     豫ICP备1300158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