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预算公开 > 2022 >

关于信阳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2-03-01|浏览次数:

关于信阳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信阳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弹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在此基础上,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基本平稳。
(一)2021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收支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39亿元,为预算的104.6%,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3.3%(下同);税收完成93.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9.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25.4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96%,增长2.4%。
市级收支情况。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44亿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3亿元),为预算的98.4%,增长7.2%;税收完成21.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0.2%。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3.26亿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6%,增长35.3%,主要是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导致增长较高。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收支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1.74亿元,为预算的83.3%,下降9.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8.1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3.6%,下降23%。主要是2020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次性增加财力措施退出导致下降较多。
市级收支情况。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7.22亿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亿元),为预算的87.7%,增长1.9%。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1.78亿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4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71.1%,下降41.3%。主要是2020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次性增加财力措施退出导致下降较多。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仅市级编制收支预算,因此全市和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数字一致。
202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51万元,主要是企业利润收入上缴427万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2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万元,调出资金449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收支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8.37亿元,为预算的102.8%;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2.06亿元,为预算的107%;滚存结余105.35亿元。
市级收支情况。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65亿元,为预算的108.1%;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4.76亿元,为预算的110.6%;滚存结余16.46亿元。
(二)2021年政府债务情况
省财政厅核定全市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723.11亿元(一般债务196.22亿元、专项债务526.89亿元);市级政府债务限额198.8亿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一般债务70.59亿元、专项债务128.21亿元);县区政府债务限额524.31亿元(一般债务125.63亿元、专项债务398.68亿元)。
截至2021年底,汇总统计全市政府债务余额642.28亿元(一般债务159.04亿元、专项债务483.24亿元);市级政府债务余额157.16亿元(一般债务47.4亿元、专项债务109.76亿元);县区政府债务余额485.12亿元(一般债务111.64亿元、专项债务373.48亿元)。市级和县区政府债务余额均不超过财政部规定的限额。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债务数据均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省财政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动,准确的决算结果届时再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落实市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1、全力促进经济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争取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0.14亿元,支持7个重点企业转型发展,对2个智能车间、2个企业服务平台进行奖励。下达创业研发资金0.39亿元,用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等,有力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着力抓项目扩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支持“三个一批”滚动开展,进一步拓展投资空间。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补短板、扩内需、稳投资积极作用,全年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68.19亿元。规范PPP项目管理,2021年全市共纳入管理库PPP项目65个,总投资额702.39亿元。我市成功申报成为2021年全国第一批20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并拨付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中央补助资金1.8亿元。争取省、市重点工程袁湾水库当年建设资金3亿元。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3.99亿元和国家水网骨干工程11.12亿元。筹措资金3.55亿元,支持新建改建公路72公里。市级投入2.63亿元用于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中转、污水处理运营和园林绿化管养;投入1.61亿元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场航线财政补贴。推进设立产投创投基金。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借鉴省级和兄弟市先进经验出台了《信阳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信阳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和《信阳市融资担保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步伐。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做强做优做大市管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制定出台了《信阳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信阳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推进市管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施“六定”改革和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等方面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升企业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力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38.3亿元。筹措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6.2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1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持续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争取农业资金22.95亿元,水利资金7.87亿元支持我市“三农”工作。争取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8.01亿元。争取补助资金7.79亿元,用于产粮油大县奖励、稻谷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粮食生产奖励、粮食风险基金补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补助各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项目等。投入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资金1.04亿元。争取0.5亿元彩票公益金支持我市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统筹农村公益事业资金0.59亿元,支持农村公益事业项目101个,16.4万人受益。争取项目资金1.01亿元全力支持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0.28亿元,支持63个试点村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村组织公信力和履职能力。投入1.99亿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行业基础能力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以及农村危房改造。
3、支持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累计投入污染防治专项经费0.69亿元,用于激励奖补、落实林长制、污染源监测、锅炉低氮改造、综合执法能力提升、中央城区商砼无组织排放治理及柴油车远程监控等。争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0.72亿元,用于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门禁监控、监管监测能力建设、执法能力建设、企业技术升级、烟叶烤房电代煤改造建设、电子通行证在线业务管理、激励奖补等。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0.29亿元,对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山进行修复治理,治理面积为227.85公顷。争取林业专项投资4.93亿元,用于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争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1.24亿元。
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常态化防疫支出。投入0.19亿元用于市属五家公立医院发热门诊提升改造工程和设备采购,在保证诊疗活动,加强人文关怀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全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2021年全市上解疫苗费用7.19亿元,市级拨付疫苗接种费用0.56亿元,合计支出7.75亿元,确保我市新冠病毒疫苗全民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坚决保障好“三保”。对县区开展“三保”预算审查,调整设立直达资金及工资发放专用账户,精准调拨库款,各县区根据支出轻重缓急统筹用于直达资金及“三保”支出,坚决落实“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目前,市县两级人员工资以及应发放到个人的基本民生支出全部落实到位。支持教育公平发展。下达学前教育奖补资金0.75亿元,引导和激励各地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下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9.37亿元;下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0.79亿元;下达班主任津贴和教龄津贴2.17亿元;下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中央专项资金1.51亿元;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提升资金1.39亿元;下达0.65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和住宿费;下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和国家助学金资金0.93亿元;下达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高等教育)0.33亿元。落实就业政策。筹集资金1.6亿元用于支持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支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争取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支出共计0.04亿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争取资金5.65亿元,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弥补我市公共卫生短板。将城市和农村低保财政补助水平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86元、178元。拨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8.8亿元,有效保障了低保、五保等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全市共归集医保基金40.35亿元,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550元提高到5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74元提高到79元。发放退役安置补助经费0.85亿元。安排优抚对象补助资金3.38亿元。下达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0.1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达专项资金0.43亿元,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其他项目进行补助。下达中央财政补助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0.3亿元,对各馆免费开放后的门票减收和运转经费增量部分进行补助。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积极推行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集中发放各项补贴资金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试点工作。主要是梳理补贴政策清单,搭建资金发放平台,开设信息公开专栏,规范资金发放流程,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一个专栏管公开、一套规程堵漏洞、一张卡片领补贴”等工作目标。全市已实行“一卡通”集中发放补贴金额1.26亿元,受惠群众360555人。
5、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加强预算刚性约束力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确需调整预算的,严格按程序报批,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合理把握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基本支出原则上按照序时进度均衡拨付,建设性支出按照工程进度拨付,购买性支出按照合同约定拨付,基本养老金、社会救助补助资金等民生支出按照发放周期拨付到位,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长期沉淀闲置资金按规定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并加强对重新安排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监测,防止“二次沉淀”。扎实开展零基预算管理改革。出台《信阳市推进市级部门支出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方案》(信财预〔2021〕17号),大力推进市级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探索建立“能增能减、有保有压、能上能下”预算安排机制,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对绩效目标偏离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年度重点任务的,以及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强、实施条件不充分的,不安排预算。建立部门自主监控结果抽查核实机制,提高部门自主监控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将监控结果与当年预算调剂、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将预算绩效结果与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挂钩,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挂钩,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稳步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自10月1日起,按照《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调整方案的通知》(信政文〔2021〕102号)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心城区财权事权改革,理顺中心城区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中心城区财权事权。在保证市区两级合理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前提下,适当压缩市级基本财力预期增量,最大程度的将税收增量留存区级,提升区级增收积极性,促进我市财政更加均衡协调发展。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对接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工作前期准备事项,稳妥做好基数核定等基础工作,加快构建激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格局。财政直达资金机制日臻完善将“两个直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进一步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加快构建部门协同、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为有力有效推进“两个直达”工作提供坚实保证。从严从快抓好直达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实行资金全流程、全覆盖、全链条跟踪监控,确保把宝贵的财政资金更直接、更精准地用在最亟需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身上。全年上级下达我市直达资金167.9亿元,已全部分配至各县区。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还需持续加强;零基预算推进缓慢,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预算约束力仍不足;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绩效管理仍有不小提升空间;政府债务偿债压力较大,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我市推进“1335”工作布局、打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十分重要的一年,科学研判财政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对推动我市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市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可持续风险防控,锐意进取、求实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既有重大机遇又面临风险挑战。财政收入方面,随着国家和省出台的扶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充分发挥政策、市场、枢纽、红色资源等优势,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吸引更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将带动纳税主体和税源数量不断增加,为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战略支撑。但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需求不足制约经济稳定恢复,减税降费政策等带来较大减收影响。综合考虑,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6%,这一目标是指导性的,各县区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确定收入预期目标。财政支出方面:省直管县财政新体制实施后,2022年全市可统筹财力预计将有所下降。但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振兴、民生项目等刚性支出和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支出持续增加,全市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一般公共预算
1.代编全市一般公共预算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51亿元,增长6%;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2.76亿元(不包括预算执行中上级下达的债券资金和追加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等不能准确预计,无法列入年初预算的上级追加项目),同口径增长3%。
2.市直一般公共预算
2022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地方可用财力因受省直管县政策实施和中心城区财政体制调整双重影响较上年下降7.7%,而兜牢“三保”、疫情防控、政府债务偿付、保障重大战略实施、推动经济发展等持续增长,支出需求远大于可用财力规模,预计市直2022年财力缺口达31.33亿元,计划通过统筹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来弥补。
收入安排。2022年市直收入总计82.91亿元,其中:市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1.61亿元,财政体制上解收入21.27亿元,调入资金31.33亿元。
市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因中心城区财政体制调整,2022年以后市直收入主要是非税收入),较上年同口径增长6%测算。
支出安排。2022年市直支出总计82.91亿元,其中:市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4亿元(包含有专项用途一般性转移支付2.04亿元),补助下级支出6.32亿元,上级提前告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市直(含待分配资金)支出3.7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15亿元。
市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4亿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10.7%。其中: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30.27亿元,项目支出39.47亿元。
3.市属区一般公共预算
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2022年收入总计18.55亿元,其中: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3亿元,增长6.6%;上级补助收入2.14亿元;调入资金0.28亿元。2022年支出总计18.55亿元,其中: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7.45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
1.代编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7.62亿元,增长16%。加上上级提前下达上级补助收入、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及上年结转收入、调入资金等,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07.51亿元,同口径增长3.6%。
2.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安排。2022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9.5亿元,增长5.3%,主要是继续加快市级收储土地出让,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使市级实现足额收益分成,缓解一般公共预算刚性支出压力;加上上年结转收入9.07亿元,收入总计78.57亿元。
支出安排。2022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7.24亿元,加上调出资金31.33亿元,支出总计78.5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以收定支、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的原则,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3.市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0.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0.72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全市仅市直编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此,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据与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据一致。
2022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55万元,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利润收入450万元、提前下达中央补助专项收入5万元。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45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代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6.76亿元,增长5.5%;支出安排55.47亿元,增长10.5%。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15亿元,支出36.57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89亿元,支出15.9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0.56亿元,支出0.6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6亿元,支出2.37亿元。
2.市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市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4.99亿元,增长10.7%;支出安排15.21亿元,增长13.9%。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08亿元,支出7.2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22亿元,支出4.97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0.53亿元,支出0.6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6亿元,支出2.36亿元。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因体制不健全,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分别归并在浉河、平桥两区和潢川县计算。
以上预算安排具体情况详见《信阳市2021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市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需要说明的是,代编的全市收支预算是预期性的,待各县区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及时汇总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根据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草案在人代会批准前,可以预安排部分支出。截至2022年1月底,市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支出7.08亿元,其中:基本支出3.42亿元,主要用于保障1月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项目支出3.66亿元,主要是预拨市直单位常规性事业发展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支出等。
三、2022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2年国家减税降费规模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收入形势更加严峻,要实现全年收支平衡任务十分艰巨。但确保持续改善民生是财政必保的基本,尽力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财政要保的战略,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全面落实人大、审计监督整改意见,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预算编制要做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预算执行要结合实际“有保有压”,财政管理改革要持续深化。
(一)着力推进财源建设。全力支持“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统筹资金,引导成立绿色产业投资、茶产业发展等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我市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升质量,培育特色街区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家电家居消费升级,提振零售餐饮消费;支持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严格落实制度性和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降成本,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涵养长效税源,保障我市经济发展高质量。完善综合治税信息系统,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清缴欠税欠费力度,杜绝收“过头税费”;落实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加政府资源性收入;加快土地出让力度与进程,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目标,推动财政收入总量持续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更好更优,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全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争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带动作用,争取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和创业投资引导等政府性投资基金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型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领域。支持创新创业,提升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支持推进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服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社会资本和优势企业等资源要素向健康养老产业汇聚,支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
(三)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整合质量效益;探索建立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有效机制,更多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扶贫项目资产与集体经济、社会资本融合互惠发展。按省级要求,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32%,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维修养护,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支持开展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发挥“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作用,引入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培育壮大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持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借助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契机,促进我市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信罗同城化”、“潢光一体化”进程。借助省直管县财政新体制的实施,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提高县财政保障能力和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保障功能。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用足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和PPP项目,重点支持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基础设施改造、公租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推进水运港口建设,早日实现通江达海。
(五)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紧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期、窗口期,支持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入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以及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落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对各地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激励约束。支持推广绿色建筑,加快耗能建筑向节能建筑、产能建筑转变。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设施建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六)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加大财政运行的监测分析,统筹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力度。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等方面的优先顺序,及时调整完善标准过高的支出政策,切实提高预算安排与财力状况的匹配程度,确保国家和省相关工资政策和各种补贴类民生资金足额安排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拖欠工资、拖欠群众各项补贴等财政运行风险。支持教育发展更加均衡,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支持办好学前教育,增加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标升级,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标准。积极的支持就业财政政策落实;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切实保障和维护军人及家庭权益.
(七)切实加强财政管理举措。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过紧日子”要求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任何时期,都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和储备,完善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落地实施。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推广应用,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建设。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严格绩效目标管理,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安排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探索将预算单位违反八项规定情况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并将绩效结果应用于“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建设,强化债券资金使用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做好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和债券信息公开工作。妥善处置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强化责任追究。扎实推进财政直管县改革。高质量完成深化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新旧体制无缝对接,确保各级财政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2022年财政改革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两个更好”和“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征程中作出财政部门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市级预算草案编制说明
2022年预算草案
市本级2022年重点项目绩效评估表

Copyright xinyang caizhengju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信阳财政局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77号 豫ICP备13001580号 信阳市财政局主办(2014) 网站支持IPV6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财政大楼 邮编:464000 电话:+86.0376-669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