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阳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2-07-30 | 栏目:政府信息公开 | 点击:

信阳市四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之二十

 

关于信阳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6月30日在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包盛柏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信阳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1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服务大局,有效作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全市及市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3322万元,为预算的114.5%,比上年增长30.0%,增收102364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33713万元,增长33.6%。

从分级完成情况看,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951万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一般预算收入38585万元),为预算的121.8%,增长39.1%。

县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4371万元,为预算的111.4%,增长26.3%。其中:河区、固始县突破5亿元,分别完成51061万元、50056万元,平桥区、潢川县超过3亿元,分别完成39480万元、30919万元。

从分项完成情况看,全市地方税收完成343035万元,增长33.9%,增收86934万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7.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0287万元,增长18.2%,增收15430万元。

2、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28037万元,为预算的99.2%,增长28.2%,增支490441万元。

从分级完成情况看,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7364万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一般预算支出55464万元),为预算的97.4%,增长31.1%,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17.8%。

县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30673万元,增长27.6%,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82.2%。县区平均支出规模为18.3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主要支出完成情况看:

教育支出完成572933万元,增长43.1%;

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4189万元,增长22.3%;

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91812万元,增长33.5%;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66961万元,增长20.9%;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6340万元,增长22.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65012万元,增长35.0%;

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93980万元,增长22.1%;

节能环保支出完成50977万元,增长42.4%。

(二)省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情况

2011年,省财政对我市各项补助收入达到1732184万元,比上年增加358002万元,增长26%。预算执行中,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2800万元。严格控制一般性追加,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了预算正常执行。

2011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收支管理,确保全年预算计划的圆满完成

1、坚持不懈抓收入,实现收入稳步增长。一是财税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的基础基层工作,依法组织收入,严厉打击偷、漏、骗、欠税行为,并及时收缴入库,提高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二是会同国土部门加强土地基金的管理,建立出让土地台帐,实行宗地核算,逐步推开净地出让、净地+基础设施出让,规范管理,提高土地收益率。三是会同社保部门加强养老等专项基金的征缴清收,明确县区政府责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配合纪检监察部门严格清理“小金库”,开展非税收入稽查和会计质量检查,实行“票款分离”,收入直达国库。

2、合理安排支出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全市公职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并提高了市直公务人员津贴补贴和县区公务人员津贴补贴标准,超过了预定目标。二是保证正常运转的需要,对省、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等项目支出,及时进行了安排。三是对法定支出和涉及稳定的支出、重点工程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多方筹措资金,妥善加以安排。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的持续改善。四是对行政费用,尤其是出国、购车、招待等“三公”经费进行控制压缩,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发挥财政调控经济职能,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1、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争取中央政府代地方发行债券资金32800万元,优先安排政策规定项目配套资金和市级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二是统筹预算内外资金,支持出山店水库筹建、高铁站区建设、工业城、羊山新区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扶持信钢、平电等淘汰落后产能技改项目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面貌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

2、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我市15个产业集聚区,2011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9.7亿元,集聚区内在建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54个,总投资223.9亿元。

3、加强融资平台和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以信阳市担保(集团)公司和信阳市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加快全市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破解发展改革过程中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

1、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一是全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96404万元,248万人次农村中小学生和14.8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下达1405万元补助资金,对城区9.6万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免收学杂费。二是下达1265万元落实8430名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下达5809万元落实71984 名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下达1853万元落实69506人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三是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全市共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金额38281万元。

2、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一是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作,安排培训资金2553万元,培训5.17万人。二是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着力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困难补助;落实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240元和1320元。三是加大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2011年我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3515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3500套;廉租住房3650套;经济适用住房5200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11165套。共投入财政资金62827万元。

3、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4663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2%;筹集城镇居民医疗基金9543万元,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及时拨付村卫生室建设及设备采购资金。

4、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一是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全市共落实726万元,对全市3026个村放映36312场次。二是继续推进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筹措资金2385万元对各馆免费开放后的门票减收和运转经费增量部分进行补助。三是规划建设862个“农家书屋”项目,落实补助资金1724万元。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1、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兑现惠农补贴204663万元,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70938万元,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油菜农作物良种补贴19133万元。

2、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进一步加大县乡公路建设投入力度,投资5.45亿元,建设和重建县乡公路628.7公里,改造维修农村公路桥梁66座。二是安排资金12289万元,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争取资金安排95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投资18430万元搬迁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新县、河区贫困户1277户、5115人。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整体规划,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197个,落实奖补资金24943万元。四是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63345万元,发挥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拉动农村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深化改革,确保财政资金高效运行

1、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2011年全市政府采购规模8226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72169万元,节约资金10095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3%。其中,市本级政府采购规模19880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7280万元,节约资金2600万元,节约率为13%。

2、深化投资评审工作。2011年全市完成编审项目1155项,编审总额为5582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市本级共完成编审项目297项,编审总额为3581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5%,其中,决算送审项目192项,送审金额68093万元,审定金额47862万元,审减金额20231万元,审减率为29.7%。

3、切实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构建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融合。组织力量开展了财政供养人员清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国库税款入库情况检查、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等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财政资金规范运行。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人均财力和财政支出水平仍处于全省落后位置,多数社会事业领域人均支出水平仍较低,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还不够,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经济财政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仍有薄弱环节,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政工作点多面广,财政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仔细研究,认真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2012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指导思想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12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以及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阳光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2年预算安排政策要点

1、积极稳妥,收支平衡。收入安排与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增长指标相适应,支出安排量力而行,确保收支平衡。

2、集中财力,保证重点。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保障民生政策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保证法定和重点支出增长,优先保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足额安排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其他个人工资性支出。

3、整合资金,加强统筹。统筹使用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预算收入和债务收入、本级财力和上级补助、部门预算和财政专项。对用途接近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形成合力。

4、积极作为,务求实效。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勤俭办一切事业,切实做到抓大事、解难事、办急事。

(三)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

根据我市当前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到财税政策调整形成的结构性减收因素,按照尽力而为、挖掘潜力、留有余地的原则,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安排在12%以上,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4.5%。上述目标是指导性计划,各县区应根据当地实际,妥善安排本级收入预算。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自2012年起原一般预算改称公共财政预算。

(四)2012年市本级预算安排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56783万元,增长12.8%,其中:市直安排112410万元,增长12.0%;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安排44373万元,增长15.0%。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783万元,加上税收返还、基数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上级补助收入,减去上解支出、市级配套支出、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列收列支项目后,市本级可用财力为92714万元,增加9934万元,增长12.0%。在预算执行中将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性支出、各项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支出安排很满,执行中将从紧把握。主要支出安排情况是:

教育支出14253万元,增长14.0%;

科学技术支出2537万元,增长14.0%;

农林水事务支出6341万元,增长14.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8万元,增长13.0%;

医疗卫生支出5050万元,增长13.0%;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71万元,增长13.0%;

公共安全支出14258万元,增长13.0%;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564万元,增长7.2%;

预备费1100万元,按《预算法》要求编列,与上年持平;

基本建设资金2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其他支出401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2012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培植财源,加强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1、加快“三化”进程,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招商引资政策,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着力扶持特色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相关产业链,对高成长性企业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形式促进其发展,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同时,发挥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大力培养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此培植新财源,形成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

2、各级财税部门将继续依法组织收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税收征管的特点,立足发展,着眼于实,努力扩大收入总量,提高收入质量,把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总量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渠道,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强化征收手段,严格税收级次,应收尽收,走上依靠税收增长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轨道,提高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3、进一步加强养老金等各项基金及非税收入的收缴入库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和国库收缴管理规定,及时将各项非税收入收缴入库。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减免、滞留或坐支财政收入。切实加强养老金等基金的征收。

(二)发挥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引导作用,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缓解资金制约难题。

2、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要大力压缩人、车、会等行政费用,坚决遏制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克服盲目攀比;着力改善民生,严禁楼堂馆所之类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通过积极努力逐步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力。

3、坚持“工资第一、民生优先、稳定至上”,对于应由财政负担的公职人员的工资和津贴补贴,各项惠民措施,离退休干部的离退休金、医疗费,以及其他保障个人的部分,必须足额、不留缺口地予以保障。

4、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突出投向。突出三个方面投入:一是突出新型城镇化投入,加快我市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步伐;二是突出新型工业化投入,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三是突出新型农业现代化投入,加快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步伐。

5、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适当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确保实现省确定我市2012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的目标;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加强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

6、积极统筹资金,搭建融投资平台,加大对产业集聚区项目落地建设支持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开发、河三期治理、内河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区面积,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打造宜居信阳和投资高地,促进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7、落实好对中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增加20元和1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年人均2240元、1320元提高到年人均2500元、1500元。适时调整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增加惠农补贴规模。支持各类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8、继续加大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鼓励创业的政策扶持范围,做好就业扶持和援助等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9、积极研究解决民众关注度高和关系市民利益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中心城区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力度,对民众关注度较高的“村村通”公路后期养护问题,直接影响到市民出行的城市公交补贴问题,中心城区防汛排涝问题等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将积极调整政策,筹措资金,逐步加以解决。

(三)坚持改革创新,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1、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相匹配原则,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合理划分、调整财政体制,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强收入征管的积极性。通过体制调整,规范好各级财政、税收征收秩序,服务好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

2、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努力探索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全面实现部门预算精细化的有效途径。积极尝试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组成较为完善的预算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逐步实现“数字财政、精细财政、阳光财政”,切实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3、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制度,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到哪里。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管理,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