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关于信阳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3-03-20 | 栏目:政府信息公开 | 点击:

信阳市四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之十八

 

关于信阳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年2月19日在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敦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信阳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及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按照“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总要求,不断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在服务大局,有效作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1、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74200万元(快报数,下同),增长22.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4585万元,为预算的109.4%,比上年增长25.1%,增收111261万元。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税收收入完成423212万元,增长23.4%,增收80234万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76.3%。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31373万元,增长30.9%。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2310万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52万元),为预算的113.9%,增长31.2%。

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7800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4%,增长24.8%,增支552051万元。支出规模占全省第六位。

从主要支出完成情况看:

教育支出完成7808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33.9%;

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818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增长29.0%;

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3992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36.7%;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8364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32.2%;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79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增长9.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7364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2.0%;

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394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17.8%;

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52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增长28.6%;

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247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73.8%。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0543万元(含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2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8%,增长11.1%,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5.5%。

2012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着力推动财政收支平稳较快增长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我市财税部门上下通力合作,依法组织收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的基础基层工作,依法组织收入,严厉打击偷、漏、骗、欠税行为,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同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开展非税收入稽查和会计质量检查,实行“票款分离”,收入直达国库。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突破77亿元和55亿元。10个县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共完成37.2亿元,增长22.3%,平均达到3.7亿元,其中:河区、固始县突破6亿元。

2、支出规模迈上新台阶。坚持“积极稳妥、保障民生”, 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的持续改善。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全市公职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并提高了市直公务人员津贴补贴和县区公务人员津贴补贴标准,超过了预定目标。二是保证正常运转的需要,对省、市政府确定的十项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等项目支出,及时进行了安排。三是对法定支出和涉及稳定的支出、重点工程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多方筹措资金,妥善加以安排。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78亿元,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民生支出合计211亿元,增长25.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9%。10个县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完成234.9亿元,增长27.7%,县区平均支出规模达到23.5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3、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积极争取,2012年,省财政对我市各项补助收入达到225.9亿元,比上年增加52.7亿元,增长30.4%。在预算执行中,争取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4925万元。

(二)着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1、促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健全融资平台和投融资担保体系,多方筹措资金,灵活借鉴运用“BT”模式,支持市级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统筹预算内外及债券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明港机场、出山店水库筹建和农专羊山新校区建设,投入近3亿元用于工业城、羊山、上天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发展。投入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2400万元,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率先发展重大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争取资金3897万元,支持羚锐制药等公司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吸引银行贷款8亿元,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2433万元,支持我市企业的改革发展。

2、促进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国家补助资金9000万元,切实加大南湾水源地保护力度;投入资金7273万元,支持我市6个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筹措资金8000万元推行中心城区供水配套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二期)项目建设;筹措资金8500万元进行河三期治理。二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筹措保障性住房资金5.7亿元,安排廉租房项目14个,建设廉租房3704套,18.5万平方米。三是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争取上级资金1.2亿元,专项补助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3、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一是争取农业产业集群扶持资金1675万元,对信阳毛尖集团、文新茶叶、华英农业等13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贴息扶持,促进产业化集群发展。二是申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2401万元,有效的促进了我市县域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整体规划,审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1663个,落实奖补资金1.5亿元。四是争取扶贫资金5940万元,安排整村推进村136个,开展搬迁扶贫计划;下达专项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争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7395万元。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和品质,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

1、加大教育优先发展投入。一是全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70249万元,248万人次农村中小学生和11.6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下达1364万元补助资金,对城区5.9万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免收学杂费。二是下达1331万元落实8870名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下达2902万元落实38694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下达3641万元落实24271人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三是落实市属高校化债专项资金16224万元。

2、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一是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作,争取培训补助资金3034万元,培训3.84万人。二是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着力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困难补助;落实资金12288万元将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480元和1500元。

3、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1年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88512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6%;筹集城镇居民医疗基金14322万元,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

4、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一是落实资金571万元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二是下达专项资金1875万元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下达专项资金772万元,推进符合免费开放条件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对公众实施免费开放。三是落实资金1352万元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5、加大支农支出投入。一是兑现惠农补贴227811万元,较上年增加11.3%,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84687万元,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油菜农作物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143124万元。二是全市投资21096万元,解决37.8万农村居民和7.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问题。三是积极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24979万元,支持高标准良田及旱涝保收田建设,改善了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争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补助资金2230万元,用于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的小麦生产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建设。五是争取粮棉油高产创建补助资金1232万元,提升我市粮棉油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六是下达中央资金15018万元,支持大型灌区、淮干滩区移民迁建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6、加大生态建设和环保投入。争取500万元,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二是下达省级排污费800万元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生态文明村等示范创建奖励、环境友好型示范集聚区空气自动站建设。三是争取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2000万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四是积极争取省以上林业建设项目资金32055万元,申报并落实林业贴息贷款24190万元,争取财政贴息资金928万元,开展林业生态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信阳。

(四)着力提升财政管理监督水平

1、加强业务管理,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按照“合理调配,优先支付,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及时调度资金,确保优先支付,实现财政专户资金保值增值。二是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在市本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

2、加强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广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积极探索市县联合、区域统一的市场模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全市政府采购规模完成13546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20565万元,节约资金1489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1.0%。其中市本级政府采购规模19103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7056万元,节约资金2047 万元,节约率为10.7%。

3加强评审管理,完善投资评审机制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评审机制,严格评审程序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2012年全市共完成编审项目1534项,增长32%;编审总额为616165万元,增长10.0%。市本级共完成编审项目280项,编审总额为174291万元,其中:审核决算项目210项,送审金额75944万元,审定金额52321万元,审减金额23623万元,综合审减率为31.1%。

4、加强资产管理,全面清理国有资产。一是统一组织,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市直200多个单位和县区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收集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对市、县两级机关执法执勤机构人员和车辆配备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并对执法执勤用车的编制进行了核定。三是配合市纪委廉自办,按照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提高四个阶段进行全市国有资产清理。

5、加强资金管理,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构建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融合。对专项资金、惠农强农资金进行了监督检查,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逐步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

但是,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人均财力和财政支出水平仍处于全省落后位置,多数社会事业领域人均支出水平仍较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财政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仍有薄弱环节,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政工作点多面广,财政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仔细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3年需求不足格局下的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等问题也将更加突出,加上国家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税收收入很难保持较高增长。财政支出方面,由于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各类民生支出均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再加上2010年财政部代理发行债券等政府性债务到期需还本付息,增支项目较多、政策性强、刚性需求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很突出。

(一)2013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指导思想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13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按照“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战略任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3年预算安排原则

2013年预算安排原则是:依法理财、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公开透明、注重绩效,优先保障事关民生的重大政策落实

(三)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

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按照尽力而为、挖掘潜力、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增长13%,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6.5%。上述目标是指导性计划,各县区应根据当地实际,妥善安排本级收入预算。

(四)2013年市本级预算安排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06265万元,增长13.1%,其中:市直安排147079万元,增长13.0%;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安排59186万元,增长13.5%。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基数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和有专项用途的各类提前告知转移支付等上级补助收入,扣除上解支出、市级配套支出、重大项目预留资金,再减去列收列支羊山新区等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支出和有专项用途的各类提前告知转移支付后,市直可用财力为104766万元,增加12053万元,增长13.0%。在预算执行中将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性支出、各项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支出安排很满,执行中将从紧把握。主要支出安排情况是:

教育支出16249万元,增长14.0%;

科学技术支出2892万元,增长14.0%;

农林水事务支出7228万元,增长14.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35万元,增长13.0%;

医疗卫生支出5706万元,增长13.0%;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55万元,增长13.0%;

公共安全支出16112万元,增长13.0%;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1661万元,增长10.4%;

预备费1100万元,按《预算法》要求编列,与上年持平;

基本建设资金2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其他支出401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2013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注重科学发展,建设发展财政

1、支持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一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扩大开放效果,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招商引资政策,确保重大项目落地,依托产业集聚区,突出围绕以电子信息、现代家居为主的高端制造和新型建材、绿色食品、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集群式招商,着力引进扶持特色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企业。二是扶持引导金融业发展。提高全市存贷比率,防止金融资本外流,依法依规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有发展前景、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更多社会资金加大对创业初期中小企业的投入,继续落实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财税优惠政策,继续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四是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支持高成长性产业做大做强,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形式促进其发展,带动形成相关产业链,同时,发挥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借助信阳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大力扶持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把物流业、旅游业培养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支持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一是积极统筹资金,继续完善融投资平台,整合资金,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强化其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作用。稳步推进新区开发、河三期治理、内河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区面积,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打造宜居信阳和投资高地,促进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大力支持羊山新区、工业城等现代综合交通路网建设,落实配套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支持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一是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原则,支持新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茶产业发展,集中力量培育华英、山信、五云、文新等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集群。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支持良种培育、现代种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推广,全方位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继续落实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支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继续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施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能力。切实加大农村安全饮水、沼气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二)注重以人为本,建设民生财政

1、继续坚持“工资第一、民生优先、稳定至上”。对于应由财政负担的公职人员的工资和津贴补贴,各项惠民措施,离退休干部的离退休金、医疗费,以及其他保障个人的部分,必须足额、不留缺口地予以保障。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2、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教育改革发展。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重点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支持信阳农专专升本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做好中职免学费工作。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项目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堂建设。支持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切实保证普通高中的正常运转。

3、继续落实好对中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3年国家拟按照增长10%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增加15元和1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年人均2480元、1500元提高到年人均3920元和2940元。适时调整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增加惠农补贴规模。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4、继续加大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鼓励创业的政策扶持范围,做好就业扶持和援助等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40元提高到280元。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5元提高到30元。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贫困县区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增加市级财政对县区配套资金。

5、继续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完善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机制。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水污染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提高退耕还林部分项目补助标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争取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三)注重资金效益,建设绩效财政

1、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努力探索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全面实现部门预算精细化的有效途径。积极尝试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组成较为完善的预算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制度,逐步规范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提高资金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引导作用,运用贴息、奖补等工具,放大资金使用效果;通过整合、统筹相关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急事、办大事、办难事。明确部门责任,“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切实做到花钱有预算,执行有监督,事后有考核,着力解决“干事不计成本、花钱不讲效益”的问题。

3、狠抓增收节支。认真落实政策性减免税费,杜绝“过头税”“过头费”。坚持勤俭办事业,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大力压缩人、车、会等行政费用,坚决遏制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克服盲目攀比;着力改善民生,严禁楼堂馆所之类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通过积极努力逐步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力。

4、加强债务管理。研究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将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完善决策审批程序,防范财政风险。

(四)注重依法理财,建设阳光财政

1、依法组织收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税收征管的特点,立足发展,着眼于实,努力扩大收入总量,提高收入质量,把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总量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渠道,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强化征收手段,严格税收级次,应收尽收,走上依靠税收增长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轨道,提高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2、推进依法理财。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规范财政执法和监督,使财政管理沿着法制化轨道发展。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要求,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订管理,完善财政部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财政部门的内部、外部制约和监督协调机制,推进公共财政阳光运行,提升财政公信力。加强预决算公开。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扩大财政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格式;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鼓励部门进一步细化预决算公开的内容;认真做好“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公开的各项准备工作。

3、严格财政监督。建立健全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财税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有效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大预算监督力度,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的日常监督,逐步建立预算监督信息共享和情况反馈机制。加强对廉政风险点及其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建立检查出问题问责及与资金、项目安排挂钩机制,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会计监督检查。

4完善制度建设。夯实财政事业发展根基,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地保障财政职能有效发挥。通过财政管理体制调整,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激发县区发展活力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始终加强制度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业务建设之中,把财政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实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强根基。

5、坚持节俭办事。严肃财经纪律,培养自律素质,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经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临时性预算追加,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把握机遇,开拓进取,积极作为,确保完成全年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魅力信阳美好未来作出积极地贡献!

 

247
相关文章